985高校启动教师聘任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85校长 级别 985高校启动教师聘任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

985高校启动教师聘任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

2023-03-23 1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校教师聘任改革,动作越来越多。

2023年刚开学,北方某985高校出新规:普通教学科研岗教师,达到四青级别,才可能有事业编制,同时将控制进人数量。

全国两会期间,南方著名的985高校—中山大学也要推行教师聘任改革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开始,中山大学对新聘教研系列人员实行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长聘”制度。

按照高松院士的表述,新举措不等同于大家理解的“非升即走”,将会在筛选优秀青年学者方面更加严格,同时在启动经费与实验室空间、招收培养研究生资格等提供更多帮助。

2023年,中山大学明确:海外优青入选者提供预聘制-副教授岗,只有特别优秀者可聘为长聘副教授岗位(教授职务),很大可能就是按照新规则来运行。

据了解,目前国内真正对教研人员实现完全“预聘-长聘”制度的高校,仅有清北、华东五校以及部分新型研究型高校。

中山大学:2023年开始,新聘教研人员实行“预聘-长聘”

据3月11日的澎湃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山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话题时,这样说:

“预聘-长聘制”是一种现在国内外通行的做法,能够去全球招聘优秀的特别是年轻的老师。2023年开始,我们对新聘教研系列人员实行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预聘-长聘”制度,同时,健全学院和学部学术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作用。

“预聘-长聘”制度的核心与原则是什么?通常大家理解的可能就是“非升即走”,但实际上它们不能划等号。我觉得其核心理念是: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专注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和方向,塑造学科与院系的未来。我们要给预聘的青年学者充分和良好的学术发展条件,包括启动经费与实验室空间、招收培养研究生资格等,帮助他们发展教学科研能力。

2023年3月16日,中山大学官方发布的全球招聘信息显示:教研岗教师全部实现预聘-长聘制度。

预聘-长聘制度与国内非升即走的区别

国内“预聘→长聘”源自北美 “Tenure-track”制度的本土再造,均将教师聘用分为预聘和长聘两个阶段。

预聘,顾名思义就是预备的、非正式的聘用,相当于试用期,校方先给应聘者一个预备身份,一般签订三年或者六年的合同,并以年度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聘期满后可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长聘;考核没通过,则可能会面临辞退。

长聘,相当于终身教职,只要不出违法违规的事情,教师基本是可以被聘用直至法定退休年龄的。获得长聘,可以通过预聘考核晋升,也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确定。当然,直接聘用为“长聘”级别,对人才的要求会更高。

“预聘→长聘”真正实行的前提是在筛选候选人时,会非常严格,挑选非常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在确定候选人后,在薪酬待遇、招生、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支持。

真正推行“预聘→长聘”制度,是非常“烧钱”的,目前只有极少数高校有这样的条件。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真正推行的只能说“非升即走”,而不是预聘-长聘制:大批量引进青年学者,签订相关考核合同,在没有大力支持的前提下,让你从事科研教学任务,达不到就解聘。

无论是非升即走也好,预聘-长聘也好,在编制陆续取消的背景下,各个高校特别是985高校,引人要求肯定是越来越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